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昨天成为历史历史成为传奇

2016-4-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昨天成为历史,历史成为传奇

广东省博物馆内的钟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本报 杨勤

历史有甚么用?它跟我们有甚么关系?  对这个问题,法国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马克?布洛赫写下他著名的辩解词《历史学家的技艺》,在这本小册子里,他这样说:“即使不能证明历史的其他用处,最少还可以肯定……历史无疑具有文娱的价值。”犹如一切人文学科,历史不能给我们带来实际的利益,但是,只要你潜下心来,和它亲近,你会发现,它的确能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愉悦。  文物是历史的固化,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产品鉴定  产品名称: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文物  质量鉴定:广东省博物馆1959年10月1日正式开馆,是岭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现在收藏文物12万件,约占全省馆藏文物的四分之一,包括一级文物400多件,其中考古发掘文物、陶瓷、字画、端砚、潮州木雕、铜鼓、广东民俗、南海海上交通贸易和广东近代史等文物都颇具岭南文化特点。  质检报告  请听它们无声的诉说  博物馆在城市的中心,本来是闹中取静的一块地方,由于博物馆的静,喧闹的也变得气定神闲,馆外能够听到的是小小的古玩店内店主喝茶杯碗碰撞的声音,还有装裱装饰画发出的沙沙的声音。博物馆内更是宁静,走进潮州木雕的展室,满眼的木雕,描绘的就是广东人的生活,听到的也是很小声播放的广东音乐。  一幅画、一个瓷瓶或是一方石碑,这些都是博物馆的宝贝,也是我们这个城市的宝贝,这些宝贝默默无声,就用存在本身讲述城市的历史儿童白癜风怎样治疗。这些宝贝有的在展出,有的现在没有被展出,但看到博物馆的大楼,我们知道,它们在那里。  广东省有近百个博物馆,我们可能没有一个一个地走进去,但我们最少应当知道,在这些地方,藏着哪些宝贝,这些宝贝可能离我们年代久远,但和我们的生活却是息息相关,每一个博物馆都浓缩着城市的历史,即便我们在这个城市中不名一文,博物馆都会让我们的背景显得厚重而尊贵,从而让生存有更丰富的意义。  寻觅宝贝的进程就是我们听沉默的宝贝讲述的进程。  在寻觅的进程中我们发现,博物馆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喋喋不休的长者,博物馆和它的宝贝都是沉默的,它让我们自己看,而不是急于告知我们甚么。  寻宝地图  延续两千年的文脉  文明路在清朝时是广州老城南边城墙,由于靠近南城文明门而得名。文明路215号的广东省博物馆的大院,原来是清代广东贡院的所在地,是举行乡试,考选举人的试场,也是广州历来的文脉所在。  比如,由于乡试放榜在金秋时节,所以人称乡试榜为桂榜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离省博物馆不远的德政东路有拾桂坊,又因贡院放榜的墙壁被称作“龙虎墙”,拾桂坊和龙虎墙之间的小巷被称作龙腾里,都有吉祥之意。  比如广东省博物馆以西是文德路,虽然不长,但民国时期就是装裱作画的作坊和文物店集中的行业街,至今依然人流如梭。  在这样气氛中的广东省博物馆既超凡脱俗,又与市民的生活轻松衔接。参观过博物馆的市民有时候就在大院中的草地上休息,看着一墙以外的车水马龙。  博物馆主楼背后掩映在绿树中坐北朝南的两层红色小楼叫明远楼(也称红楼),之前是供监考登楼眺望考场用的。听说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都曾在这座楼下参加过乡试,可以想见,当年红楼之下,也是群贤毕至。  本来红楼两侧还有考棚等,供应考秀才食宿和考试,清末广东贡院改成两广优级师范学堂,贡院的建筑除红楼之外,都被撤除,在红楼前建了钟楼,两侧新建了东堂、西堂。  其中,钟楼是一座“山”字形的中西合璧式砖木建筑,高5层,24米,穹隆顶,因上端四面设有时钟而得名,底层是一个长方形礼堂。这个礼堂中曾召开过由孙中山主持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鲁迅在任职中山大学文学系时也曾在钟楼内工作和居住,钟楼前的广场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常常召开大众大会的重要场所。  东堂后来改建为广东省博物馆的展现厅,在1959年10月1日正式开放,首先举行的是建国10周年广东发展成绩展。当年准备建设1主楼两副楼作为博物馆,但由于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其实只建成了南面的副楼。直到1992年,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建成,加上西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拆建为中山图书馆,这才终究构成了以钟楼为中心,西图(中山图书馆)东馆(广东省博物馆)的布局。  据悉,作为新中国建国以来广东省文化投资的最大项目,预算9个亿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已进入招标阶段。新馆将设置在广州市珠江新城南部,与广州歌剧院并列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两侧,共同构成广州文化艺术广场,并成为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博物沧桑

1918年的钟楼全景及周边环境。

1959年建成的摆设大楼外景。

1992年新建的摆设大楼。  资料图片

镇馆之宝  所有的宝贝都被历史浸染得绮丽而神秘  广东省博物馆12万件藏品中,有国家一级文物400余件。这400余件宝贝中有哪些算是“镇馆之宝”,其实也是见仁见智,一件来自宫庭的玉器和1幅清贫画家的手卷,一个易碎的青花瓷瓶和一方古老的碑刻,当所有的宝贝都被历史浸染得绮丽而神秘,它们的价值其实早已经不能比较。  广东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大馆之一,馆藏中尤以字画、陶瓷和广东的端砚和木雕著称,搜集和广东历史有关的宝贝是省博物馆的工作重点,每一个宝贝都记载了我们生活的城市发展的碎片,我们寻觅的是碎片背后的故事。  端石千金猴王砚  千砚之王历尽曲折  宝贝档案  端石千金猴王砚是广东3大名砚之一,成品于清光绪(1875-1908年)年。长22.5厘米,宽17.6厘米,厚2.7厘米,砚右边有铭文“光绪壬辰禺山何氏闲叟收藏”,左边碑碑文“郭兰祥作砚,项信南刻字”,字体均为隶书。  宝贝传奇  听说这方端砚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的顾问何氏在主持开发大西洞时,请名匠所制。当时一共制了3方砚台,便是后来的3大名砚。1是千金猴王砚,二是鹤砚,3是过面冻砚。其中千金猴王砚和鹤砚现都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过面冻砚不知所终。  3大名砚以千金猴王砚为首,此砚为长方形,质细腻温润,柔嫩若小儿肌肤,石质色采甚丰,砚堂内有大片鱼脑冻(石品花纹的一种),构成1只蹲着的猕猴,眼、鼻、嘴和前足都栩栩如生,故此得名。在外行看来,这方砚通体黑色,猕猴形象其实不突出,但听说砚的奇异之处就在于用湿布轻拭,石品花纹立刻清晰显示猕猴形象。  端石千金猴王砚的经历也很是复杂。据文物专家宋良璧介绍,抗日战争时,何姓后代把猴王砚卖给了1古董商,后又转到汪精卫之妻陈璧君手里。日本投降后为接收大员所掠,再落到私人手中,1950年藏主把猴王砚卖给文物店邓涛先生,中山大学教授商承祚先生得知后便从邓涛处买下此砚,后把它转让给广东省文管会收藏。1959年广东省博物馆建立,千金猴王砚转入该馆。  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symz.com/ywby/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